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3:58    次浏览
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,国家重拳出击。9月23日,最高法、最高检、公安部、工信部、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》,从此类案件的立案、起诉、审判,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等方面出实招,全面打击犯罪活动。其中最具亮点的是,该通告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,个人如果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,资金24小时后才能到账。市公安局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民警表示,此举为紧急止付带来便利,“时间差”有助于挽回受害者损失,但市民仍需警惕其他诈骗方式。新机制能有效遏制小额诈骗银行自助柜员机转账的“延时令”,得到了警方的肯定。市公安局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民警季亮表示,在“冒充qq好友诈骗”“信用卡升级诈骗”等案件中,骗子多是诱骗受害者到atm机上操作转账,虽然atm机限制每张银行卡每日最高转款额度为5万元,但这类案件在每日发案中还是占了不小的比例。“骗子一收到款,马上层层转账,迅速取款。”季亮说,过去atm机转账到账速度快,即使受害者第一时间发现上当受骗并报警,警方联合银行工作人员查询资金流向再进行紧急止付,仍需要一个过程,速度上不一定比骗子快。不少案件在启动紧急止付时,骗子早已将赃款取出,警方只能先将涉案银行卡冻结。为防范这类骗术,有些地方的基层警方甚至动用了最原始的人海战术,派驻协警值守atm机,阻止受害者给骗子汇款。但是atm机的数量远多于警力,仍有受害者通过atm机给骗子转账。“有了24小时后到账的机制,针对通过atm机转账的这一类型诈骗,我们的办案效率就能大大提升。”季亮说,受害者转账后即时发现被骗并报警,这笔钱会被暂时“冻结”在嫌疑人的户头上,为警方争取更多调查时间。“延时令”作用有限仍需警惕但从通告来看,“延时令”仅限于atm机转账取款,而网银转账、第三方支付等在线支付方式仍能实时到账。资金转账渠道不仅atm机一条,目前包括手机银行、第三方支付等在线支付方式已经相当普及,电信诈骗手段的升级换代速度相当快,即便atm这一渠道受阻,骗子还有办法设计出新的诈骗“剧本”。记者从警方获悉,目前我市案值超过5万元的诈骗案件,赃款都是通过网银转账或第三方支付转账的。记者翻看近几日市反诈中心接警记录,发现涉案金额超过5万元的仍占一定比例。今年4月,发生在我市青田县涉案金额达2041万元的特大诈骗案件震惊全国,受害人邹先生掉入骗子的圈套后按照对方的要求,分别将自己两家银行价值2041万元的理财产品开通了网银,并将网银账号和密码告知了对方。对于这些涉案金额巨大,性质更加严重的诈骗案件来说,已经脱离了通过atm机转账的低级诈骗手段。季亮表示,网银转账没有“延时到账”的规定,可能是考虑到社会大众的正常转账需求。“如果网银转账也要24小时后到账,可能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市民资金流转造成不便。”经警方分析,今年12月之后骗子的作案手段可能会翻新,转向其他方式或将更多地转移到网银,这对警方的工作来说有很大的挑战,市民还需提高防骗意识。正常即时转账业务可通过其他渠道根据通告,受到“延时令”影响的业务其实只限于在atm机上的非同名账户转账。据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吴容易介绍,所谓非同名转账就是给他人转账。比如给朋友转账是非同名转账,如果给自己的另一张银行卡转账则属于同名账户转账,不受“延时令”影响。银行人士认为,在很多电信诈骗案件中,受骗者通过atm机转账给骗子,一定程度是因为对atm机上张贴的风险提醒视而不见,如果通过柜台转账或网银转账,则会有较明显的风险提示。此前,通过atm机转账基本上在两小时内就能到账,如果延长到24小时后到账,当事人在冷静思考后还来得及取消转账或向银行申请止付。延长到账时间是否会影响市民正常的转账业务呢?对此,银行方面表示,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,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使用,通过atm机转账的数量逐年下降。除了使用atm机转账,市民还可使用网银或柜台转账等更安全、便捷的方式实现实时到账的需求。